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

柏拉圖:民主政治將走向獨裁的原因


 在柏拉圖的《理想國》第八卷中,討論到從理想政體會逐步腐敗到其他政體:理想政體-->寡頭政體-->民主政體-->獨裁政體。

為何民主政體會滑落到獨裁政體,柏拉圖有非常精彩的描述,迄今仍是令人心有戚戚焉。

《理想國》第八卷 557a-

民主政體由寡頭(貴族)政體演變而來。寡頭(貴族)政體的下一代,因為沒有良好的教養,對於寡頭(貴族)教育那一套,感到不耐煩,想要衝撞這個體制,認為人人皆可為寡頭(貴族),進而而走入了民主政體。

民主政體中的特徵是自由與平等。但是,人們就像喝多了自由之酒,只想隨心所欲,反對任何的限制與阻撓。這是一個最多采多姿的政體,人們可以盡情展現自己,追求各種目標,年輕人會認為這是一個最美麗的體制。

一切都自由的同時,就是一切都是平等的。因此,老師諂媚學生、老年諂媚青年,沒有人敢自視高人一等。一切欲望也是平等的,無論是必須的還是不必要的,都被視為理所當然。

但也因如此,縱使在一個人的身上,對於欲望的追求,也是反覆不定的。因為一切價值是平等的,一會兒追求哲學真理、一會兒討論名人八卦,一會又開始慢跑養身,每種活動在價值上不相上下時,隨著從事某一特定活動時,自然會邊際效用遞減。因此,理所當然地,開始認為別種活動更有意思,轉頭又去作別的事。

但是這種自由過度的問題,就會導致人們不願意遵守任何規範,稍有限制,就認為是阻礙。而且也痛恨一切的不平等,對於少數富人或有權力者,更是感到不滿。
甚至,一群人會結合起來,去侵佔富人的財產,甚至在一些人(名嘴、政客)的煽動下,到處攻擊。因為,外在的限制,讓他們憤怒不堪,希望到處去破壞。

於是,失序的世界,自然會有人開始集結起來,渴望秩序重新降臨,但這就是獨裁的開始。當多數人們對於無法無天的秩序,開始感到失望、害怕,一切都可能失去。因此,人們寧可選擇獨裁者出現,維持秩序,懲罰這些失序亂衝的自由人,藉以獲得生存。

因此,過度的自由,物極必反,卻走入絕對的奴役。

重讀柏拉圖《理想國》第八卷,讓我們不勝感嘆,自由民主的脆弱,值得我們努力去捍衛。

11 則留言:

Lou 提到...

最近在反反服貿的網路社群中看到很多人如此節錄以下這段話:

"失控的民主,是滋養獨裁極權的溫床。
他們把侮慢當教養,無政府當自由,浪費當高尚,無禮當勇氣。……為師者要拍學生馬屁,學生輕視老師。……市民遇到一丁點權威就躁怒……他們甚至不再守法。
柏拉圖 理想國"

似乎是想將"太陽花學運"這類社會運動,歸類(看過版主這篇文章之後,讓我覺得不只是歸類,更是要誤導)為柏拉圖所說的”失控的民主"並且會造成台灣獨裁極權復辟,但是節錄的內容不夠完整,無法了解柏拉圖這個理論的實際論述,而且怎麼看這些社運人士並未掌握太大的政治權力,應該不可能會是直接造成獨裁的角色,所以讓我對此產生疑問。
再來對照一下"411警局被包圍事件”以及現今台灣社會所出現的兩種聲音:
"太陽花" 與 "白色正義"
的確與柏拉圖的說法有些許相似之處
"太陽花"是衝撞現有的社會秩序規範來表達訴求。
"白色正義"則是無法認同前者不依循體制的行為,並且不斷強調法治的重要性,希望政府能透過更強硬得手段來維護秩序。

以我自己的觀點來看,白色正義看起來是較為趨近於獨裁思想的那一邊。

最後想請教版主,關於柏拉圖這個理論當中,獨裁威權體制的建立,是不是因為有人看不慣衝撞制度的那些人造成的社會失序現象,而希望能透過獨裁鐵腕的手段重新建立"秩序"??

Andy 提到...

我同意,白色正義再走極端一點,就是支持獨裁政治的人。特別是主張白色正義的人,他們發現在民主政體中,要求恢復秩序無望時,很容易轉為期待強人出現。

當人們對於「失序」的現象,感到憤怒或無助時,很多人寧可選擇一個強者來維繫秩序。這是我的憂心。

因此,民主政體自身應該要有一個界線。就是,自由表達對政府不滿的聲音,這絕對是應被尊重的。但是,不能跨越界線,「佔領立院、行政院、率眾圍警察局、毆打官員(南鐵案)」。特別是,這些行為被讚揚、鼓勵時,會有更多人仿效,當失序蔓延,極權、獨裁就蠢蠢欲動了。


因此,避免柏拉圖所說的民主政治滑落(墮落)為獨裁政體。那就是我們要捍衛民主,讓民主政治能有一定的法治規範。這與獨裁不同,民主依法治穩定運作,在秩序中,大家可以表達不同聲音,透過民主程序中的定期選舉、公民投票、罷免、分權制衡、媒體監督、人民審議等合法方式,讓民主運作,這就可以避免孕育出獨裁的溫床。

對我個人而言,比較不能接受許多人試圖合理化這些「非法手段」,用「公民不服從」、「憲政時刻」、「人民主權」等概念正當化「非法手段」。

我擔心這些大名詞很容易遭濫用,日後不同立場的人,同樣可以用這些名詞,來合理化佔領立院、行政院。舉例來說,倘若日後民進黨執政,推動一些走向事實或法理獨立的政策。而一群自稱是愛台灣的「傾中派」,同樣可以揚言保護「中華民國憲法(保護民主憲政)」、「保護台灣安全(避免中共出兵)」等理由,進佔立院、行政院。

兩派隨著力量與民意的消長,不是透過選舉機制競爭,而是街頭抗議來展現實力。就是一般憂心落入泰國的民主模式。屆時,政局的不穩定與政策的變動性,整個社會如何可能穩定發展?人們習慣以「力」服人,而非以「理」服人。

那麼我們還能期待台灣民主政治能正常運作下去嗎?

當然,這些只是我個人的淺見。很希望再聆聽您的高見。

附帶一提,從柏拉圖的觀點,他似乎認為這是沒有救了。他本來就不是一個民主政治的擁護者,他認為哲君體制,一旦失去良好的「教養」(包括優生學),一連串的墮落是必然的。因為,這是人性的自然反應。

思想家替我們點出了一個大方向,活在具體情境中的我們,可以引以為戒。

但是,我必須承認,具體事件的複雜性,遠超過柏拉圖這裡的政體循環觀,因此,照本宣科的搬來,有些問題。

我最近在想,為何美國、歐洲國家歷經六十年代的學生運動,嬉皮世代,可是卻沒有走入獨裁政體呢?那時也激起了許多人走向保守主義,後來美國的新保守主義者,就是那時的反動,後來在政界有一定的力量。事實上,那時也有許多人強調柏拉圖這一段,對於自由民主的脆弱,深感憂心。

我在猜,可能是因為

(一)在冷戰時期或後冷戰時期,西方世界對於獨裁政權,有根深蒂固的厭惡。所以,縱使不喜歡失序,但更討厭強人政治。

(二)政府仍能維繫一定的秩序。

(三)雖著科技的演進,經濟發展迅速,人們生活獲得顯著的改善。人們珍惜現在的生活,不願意太大的變動。

以上是一些初想,希望日後說的更清楚。

匿名 提到...

您好,
我来自香港,亲身经验了这几天香港发生的事,对帕拉图的这篇文章及阁下对留言的回复更有体会。法制是民主的基石,民主是协调社会当时多样不同意见并寻找最大共识的过程,应该尊重,包容及保护不同意见及理念。可是现在看到的是浪漫化的失控,对不同意见的灭声,自行制定规则并成为该规则的执法者。

匿名 提到...

我覺得香港和台灣在面對這大時代時也有不同的背景,台灣大抵已在成熟的民主體制,也有法制(執行與否,另作别論),也有傳媒的監察,所以理應更加改善好制度,大家依法,社會才有進步。
香港跟台湾最大的不同是,香港根本不是生活於一個民主社會,某程度特區政府加北京政府,再加政府這十幾年的精心設計的議會制度,令人民根本無力透過議會監察政府,少数派唯有長期不合作,對政府作出有限度箝制,今次的公民抗命是被逼着要爭取更民主的制度去保障社會,而不讓人民逐漸跌入獨栽體制中,我們連一個可捍衞的民主制度也没出現,怎様去保證政府所做的是為本地人民的福祉呢?

匿名 提到...

請問何謂“精心設計的議會制度”?

匿名 提到...

“精心設計的議會制度” 請參考功能組別的組成背景及其影響

darkrain 提到...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darkrain 提到...

民主政治的效能,制度只是基礎。社會的公民素質才是重點。我們細觀網民生態與社會輿論的興衰,就可以了解,台灣面臨體制發展過快,而政客積極操弄民粹的情形日愈嚴重,公民只論政權歸屬,不談政見,所以柏拉圖的描繪會愈來愈生動。

LT 提到...

我非常同意樓上的觀點。不過,對於民主的韌性,我也很有信心。畢竟民主是更符合人性的一種制度。

相信台灣人民或中國人民可以走出一條更接近民主的道路。

衷心期望,也樂觀面對未來。(悲觀也沒有辦法讓我們改變現實)

blog 提到...

我來自香港,我認為香港有完善的法制和自由,但過份放任的自由在香港回歸以後失去了方向。香港人在港英時期從未試過自己決議事務,突然把政治事引入香港,就像把未學會游泳(政治)的人推入水中,可能最終會懂得游泳,但喝水一定少不了。現在香港很多人以為自己真的明白政治和自由的意思,結果卻如柏拉圖所描述,這只是互相攻擊批鬥而已!

匿名 提到...

不知道現在看到上台的這些人裂解所謂的成熟制度的感想是什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