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

亞里斯多德簡介

亞里斯多德(384-322BC)是柏拉圖的學生,我們常聽到「吾愛吾師,吾更愛真理」,就是出自亞氏對柏拉圖學說評論時,所提出的類似說法。[1]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、蘇格拉底不同,他並非出生於雅典,不是雅典的公民,他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的御醫。亞里斯多德十八歲時,來到雅典,進入柏拉圖的學園學習,這一待就是二十年,直到柏拉圖過世後才離開。

離開雅典,亞里斯多德旅遊世界各地,其間據傳曾擔任青少年時期亞歷山大帝的私人教師,哲人與未來帝王的相會,引起後世許多穿鑿附會的想像。不過從亞里斯多德極力推崇城邦生活,亞歷山大帝卻是終結城邦,締造帝國的君主,可見亞里斯多德似乎對其學生並沒有產生多少影響。後來,亞里斯多德又回到雅典,建立自己的學園,開班授課。由於亞氏在論學時,喜歡邊走邊談,所以被稱之為「漫步學派」(也有人譯為「逍遙學派」)。[2]

亞里斯多德與蘇格拉底相似,在雅典城邦中,亦遭人控訴。不過,亞氏最後選擇離開雅典,據說是因為他不希望雅典人再次傷害哲學。不過,若從當時的政治、法律規定來看,亞氏並非雅典公民,在法庭中,是無法為自己辯護,處境會比蘇格拉底更為艱難。因此,亞氏逃離雅典,不過,大概是在流離顛沛的旅程中,翌年去世。

亞里斯多德著作非常豐富,是一位百科學式的學者,學說包含物理、神學、生物、形上學、詩學等。曾有人描述亞氏的生平:「亞里斯多德出生,然後他在思考,然後他過世」。這種說法雖然比較誇張,不過,展現了亞氏作為一代大師的風範。中國大陸在早些年,出版了一套亞里斯多德全集的翻譯,洋洋灑灑共十卷。亞氏在政治、倫理學方面,則主要是《倫理學》、《政治學》、《修辭學》與《雅典政制》等著作。


[1] 參見亞里斯多德《尼各馬科倫理學》(Nicomachean Ethics)(縮寫為NE1096a16-18
[2] 加一個小插曲。我有一次聆聽一位西方名校教授的演講,主題大概是儒家與生態保育之類的。那位美國教授,拿了一張「孔子行教圖」給大家看孔子肖像。她說這是孔子walk and teach,應該就是受到亞里斯多德的影響,而我們的想像則是一群學生圍坐在孔子旁,所以「行教」應該是「施行」教育而非「行走」的意思。同樣的,我們在理解西方文化時,一定在很多細節上,會添上我們自己的認知,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