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

閱讀經典

        研讀西洋政治思想史,一個很重要的工作,就是認真閱讀古人的作品,通常我們稱這些作品為「原典」或「經典」。事實上,在許多學門當中,閱讀經典是非常重要的功夫。譬如,我們要學習拍電影,讀再多的電影入門書,還不如去看一場真正好看的經典電影,從中得到啟發與震撼。同樣的,我們學習寫作,也常常會直接去閱讀一些名家的作品,遠甚於入門書的分析。

        當然,閱讀經典並非容易的事,特別是對於西方經典,原文有古希臘文、拉丁文、德文、法文,甚至也很難懂的古英文,我們往往只能靠翻譯閱讀,倘若譯文錯誤或者極不流暢有如天書,那麼閱讀原典、經典,幾乎就是一個非常討厭的事。因此,首先要有一個受到肯定的譯文,當然最好,是自己能讀原文,並配合後人的註釋,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原典的精義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閱讀經典有一些很重要的意義。首先,閱讀經典就是在與偉大心靈對話。有些人可能執著於當紅潮流,認為這才是最酷、最有價值的事。可是,我們常可以看到,有些過去兩三年前當紅的書籍,現在要在書店中找到,都十分困難。而這些經典,往往都是經過千百年來的錘鍊,人們普遍認為重要的著作。我們透過研讀這些著作,藉由這些偉大心靈,帶領我們認識他/她們的世界,瞭解他/她們想要解決問題,以及所提出的答案。當然,在這其中,也常會激發我們的困惑。有時,藉由仔細閱讀,就可以找到我們的答案。但更多時候,這些偉大心靈展現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典範,我們從中學習,進而運用自己的理性,找到自己問題的解答。

        其次,我們身處現代世界,很容易會產生一種偏見,認為一切新的就是好的,舊的就是壞的。因此,我們認為現代世界的價值觀、道德判斷、政治制度,就一定是優於古代。這是真的嗎?我們能不能暫時放下自己可能的偏見與盲點,抱持著謙虛的心態,向古人學習,聆聽古人的聲音。說不定,我們可以獲得更大收穫。特別是,當代的問題,有很多時候,許多觀念都是在一些特定的預設上,越走越遠。我們若能回到源頭,從更早的歷程中,找到這些觀點的盲點或者問題,重新思考與反省,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當代難以處理的問題。反過來說,我們也並非一味推崇古代,只是希望重新開啟所謂的「古今之爭」,保持著開放的心態,而非一直是「以今非古」。

        再者,經典的好處,在於往往不是只有單一學門在閱讀,很容易與其它學門有共同的材料,可以進一步討論。譬如,柏拉圖《理想國》,是念文學、歷史、詩學、教育、哲學、政治等學門的人,都認定的經典著作。縱使大家的觀點、著重處不同,但很容易有共同的話題與討論的基礎。此外,經典的重要性,除了經典本身文字的意涵,透過歷代學者的詮釋與累積功夫,經典本身可以蘊含的意義,已經被充分闡釋,很多重要的思想、主張,都是立基於這些經典之上。而西洋政治思想史中的經典,往往就是西方政治人物、學者的文化根基,他們的立論,正因有這些基礎作後盾。倘若我們能有這些文化素養、知識背景,那我們就不是只能讀懂表面意思,而能體認這句話或這些論述背後的深層意涵。舉一個相關的例子,暢銷小說《魔戒》,故事的原型就是出自柏拉圖《理想國》中蘇格拉底講得一個故事。在那個故事中,一個可以讓人隱身的神奇戒指,與人們會利用這種神奇力量為惡還是施行正義?這個根本人性的探索,托爾金發展出一個更宏大的故事,加上了許多奇幻文學的元素。但是,一個核心人性的討論,則是相類似的。我們看到《魔戒》的故事時,回想到《理想國》中的描述,很快就能掌握重點,知道作者想要討論的主軸為何,連接著一個更深層主題的討論。當然,原典與後來的詮釋發展,也未必完全一致。這也是精彩之處,有繼承,也有創新,豐富了人類的生活與理解層面。

        也因此,本課程介紹這些經典,儘管希望能盡可能傳達出經典中重要的概念與意涵。但是,最終的目的,還是希望同學會因此產生興趣,願意開始閱讀經典,願意一字一句的思考,聆聽這些偉大心靈的聲音。

        但是,要如何閱讀經典呢?上面的討論,已經提到一些基本的態度,我們再試著整理出幾點態度與方法:

          (1)盡可能讀原文,或者仰賴一本可靠的譯本。有關原文版本或譯文選擇,可以請教該領域的專家,或者翻閱一些文獻,通常會有這類的討論說明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(2) 在開始進入原典之前,可以先看一下相關的歷史背景介紹或作者生平,瞭解這本著作的時代脈絡。當然,也可以看一些好的二手文獻介紹,可以幫助我們很快對於原典討論的議題與論證方式,有比較清楚的理解。另外,有些人也喜歡抱持著自己的問題來看原典,可以看到原典對自己問題的解答。不過,這也很容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,以這樣帶著框架去看,很可能得到的觀點,會和二手文獻的解讀,沒有太大差別。或者在你自己的框架下,沒有辦法得到原典真正的啟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(3)因此,另外一種態度,就是試圖以原作者想要傳達的方式,來理解原作者的用意。也就是說,我們不是再以自己的問題意識,來原典中找答案。而是仔細看作者的提問,作者的解答,而我們從中得到啟發。這有點像是,我們看一本小說,我們就是樂在其中,順著作者的情節安排,從中得到感動與各人的啟發。更具體的說,原典作者往往處理的是當時環境的個案,不能照搬到現代,作為我們的解答。但是,作者處理那個時代議題時,常常會展現出一些超越時空的原理、原則,或者是對人性的認識。這些具有普遍性價值的觀點,正是我們可以從中汲取與運用的。

◎ 推薦文章
          
梁文道,「失落的慢讀」,《聯合報》,2010年2月6日,第D3版。

本網站〈時論〉:「如何培養真正的政治領袖?」

龍應台(1999)〈在迷宮中仰望星斗:政治人的人文素養〉,《百年大學演講精華》,台北:立緒。

林毓生(1983),〈一個培育博士的特殊機構:「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」─兼論為甚麼要讀原典?〉,《思想與人物》,台北:聯經。





沒有留言: